挡潮闸 是指建于河流入海河段防止海潮倒灌的水闸。涨潮时,潮水位高于河水位,关闸挡潮;汛期退潮时,潮水位低于河水位,开闸排水。枯水期闸门关闭,既挡潮水,又兼蓄淡水,以满足灌溉和航运需要。因此挡潮闸具有双向挡水、单向泄流和操作频繁的特点,在管理和维修养护方面,均较麻烦。
沿海河流的河床大多为粉细砂及淤泥质黏土,挡潮闸通常建筑在这类河床地基上,存在承载能力低,压缩性大,抗渗稳定性及抗冲性能均较差,同时疏松的粉细砂地基在遇到振动时容易液化,丧失承载能力等多个不利因素。因此,为了保证闸室的抗滑抗倾覆稳定安全,一般除用板桩围护闸基以加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外,常用轻型结构,减少建筑物自重,同时还需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刚度。
确定挡潮闸闸孔尺寸的水力计算方法与排水闸计算类似,但上下游水位变化频繁,涉及因素更多,比排水闸的计算更为复杂。进行挡潮闸闸孔尺寸计算时,常假定闸上游为半日型潮的水库,闸上水位用变量变速流的动量平衡方程和连续方程的差分形式进行简化计算。闸下水位受建闸位置和潮型等因素的影响。建在海口的挡潮闸,闸下水位选用小潮时的最高低潮位;距海口有一定距离的挡潮闸,闸下水位可采用历年排涝时闸下最高低潮位的平均值,其高潮位及相应的潮型可以选择与历年最高低潮位的多年平均值相接近的潮型;建在感潮区支流河口的挡潮闸,闸下水位采用干流河道洪峰与历年平均最高高潮位相遇时的水位,或取历史上发生过的高潮位作为设计标准。根据闸上下游水位最不利的组合情况,计算确定闸孔尺寸。由于挡潮闸上下游水位的确定比较困难,而且计算方法并不十分成熟,因此,对于重要的大型挡潮闸常需借助水工模型试验确定闸孔过流能力。挡潮闸的组成、结构及设计要点与一般水闸相同。沿海河口挡潮闸下游普遍存在泥沙淤积问题,尚难找到有效的防淤措施。